蛮族勇士 | 伤心崇祯
崇祯皇帝算是我大中国最后一位汉族帝王,偏偏又没能得到善终。他临自杀的时候留下遗言,声称自己并非亡国之君,而大臣们才是亡国之臣。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他崇祯从没做错任何事,错的都是别人。但是我们当然很难理解,在万恶的大一统帝王时代,如果帝王本身不昏聩愚蠢,大明王朝怎么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被几十万衣不蔽体的流民攻入北京城。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崇祯到底做错了什么,大明王朝举国皆乱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公元1628年,16岁的崇祯接了他哥哥天启皇帝的皇位。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天启皇帝被儒家官僚群体大肆羞辱为一个无能的木匠皇帝,但是事实上,天启皇帝干得还不错。大明国内虽然说不上风调雨顺,灾害频发,不过天启皇帝总能及时调拨资源发起赈灾。东南的苏淞地区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萌芽,对东南亚乃至南美洲的远洋贸易都开展了起来,大量的外来物种被引入大明,比如辣椒和西瓜。天启帝把亲信太监派到这些商贸重地收取商税,避开了腐朽的儒官体系的贪渎。通过这种神操作,东南一地贡献了全国六成的税收。在东北边境上,虽然边军体系已经开始溃烂,士兵战力剧烈下降,不过天启皇帝以堡垒群战术跟满族拼消耗,把满族军团死死的卡在了气候日益恶劣的关外。如果再这么坚持下去,说不定满族人就要被全族集体饿死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了。 然而兴冲冲的接了皇帝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决心抛开天启帝打下的根基,彻底的另起炉灶。他刚刚上位的第一天,就把整个太监体系摧毁,将太监首领魏忠贤撤职,然后逼着他自杀,将财政大权完全交到渣烂的儒官体系手里。此后穷崇祯一朝,崇祯再也没有建立过太监体系。这种做法简直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并因此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在万历年间,在宰相张居正的铁腕之下,朝廷的税收计划达成率大概能达到九成左右,满口道德一心娼腐的儒官群体,被张居正整得死去活来,想贪渎也不敢,想懒政也不敢,所以张居正一死,就被儒官群体清算,被诛杀九族,连邻居亲友都被一起抓起来活活饿死,算是让儒官群体出了一口恶气。到了天启朝,有大太监魏忠贤当家,死死的把住了东南财源,让儒官体系插不进手去,税收计划达成率也总能完成七成以上。儒官群体恨得牙都痒了,于是编排了无数魏忠贤霸凌百姓的段子。虽然魏公公自从进宫为帝奴后,一辈子连皇宫的大门都没怎么出过,由太监担任税官的东南贸易体系也运转良好,从没影响过贸易规模的高速成长,但是这并不妨碍卑贱的儒官群体给太...
Comments